文|唐一(富书作者)
濮存昕,国家一级演员,华表奖得主,“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
(相关资料图)
他是《三国演义》里壮志难酬的孙策;是《英雄无悔》中智勇双全的高天。
在观众眼里,他是当之无愧的实力派演员,相貌英俊、演技出众,为大家留下过很多难忘的经典瞬间。
他还热心公益,作为一个演员,曾因为在预防艾滋病宣传上的突出贡献,当选了200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但最近几年,大家发现濮存昕似乎“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了。
不少曾经比他名气小得多的演员,都凭着“老戏骨”的特质,重新进入观众的视野。
而濮存昕,长得帅有演技,曾经也红遍全国,这样的好演员不继续演戏,其实是观众的损失。
但实际上,濮存昕远离娱乐圈,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
1953年,濮存昕出生于北京一个文艺家庭,父亲苏民,原名濮思荀,是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兼导演,培养过不少知名导演。
像梁冠华、宋丹丹、徐帆、江珊等人,都是苏民一手培养出来的。
而母亲贾铨,则是北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
按理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濮存昕的生活一定过得还不错,但事实上,濮存昕的童年是非常灰暗。
他2岁时被诊断出小儿麻痹症,虽然经过及时治疗有了好转,他能够站立起来,但他的右脚由于萎缩,所以脚跟无法着地,走路也一瘸一拐的。
周围的小朋友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濮瘸子”,每天都嘲笑他。
那时候的濮存昕只是个几岁的小孩子,每天被同龄人各种嘲笑,人也变得越来越自卑,每天躲在屋里,不愿意去学校,不敢和别人交流。
父亲苏民,看着儿子这个样子,心如刀绞,他费尽心思到处求医,终于打听到有医院可以做手术,让孩子可以重新正常走路。
他二话没说,掏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给孩子做了手术,濮存昕终于在10岁那年,可以正常走路了。
但这还不够,因为濮存昕太久没有正常走路了,所以还要学习如何正常走路。
父亲苏民又带着他做康复训练,帮助他恢复腿部力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濮存昕的脚终于恢复如初了。
一家人激动不已,抱头痛哭,为了这一刻,他们实在是等了太久太久了。
从那以后,濮存昕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他喜欢踢球、跑步,下课后经常和朋友一起踢球,再也没有人叫他濮瘸子,他整个人也变得活泼开朗了不少。
但濮存昕的愉快时光,很快就戛然而止,他的人生又经历了一次大挫折——16岁那年,他被派往黑龙江当知青。
他是一个城市孩子,第一次去到农村,根本啥都不会干,他也没办法,只好逼自己学起来。
上级看他听话,就派他去养马,这差事不算累,不用下地干活,就是特别繁琐,而且还孤独。
濮存昕每天就和马做伴,喂食、放牧、洗马……这些都是他一手包办。
远离家乡,思念家人,身边也没啥战友可以说说话的,年仅16岁的濮存昕,非常无助,常常一个人半夜抹眼泪。
这样的日子,足足过了4年,直到政策放宽,不少知青返城,濮存昕也动了回北京的念头。
但是,他想回北京,既没有门路,也没有人脉,并没有什么办法,难道他一辈子就要困在小农村里,永远当一个养马的马夫?
濮存昕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他做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当时濮存昕想要回北京,绞尽脑汁都想不到办法,有人就给他出招:你报考文工团,不就可以了吗?
濮存昕第一反应是:这真的可以吗?
虽然濮存昕出生在一个文艺之家,自己在插队时也加入过宣传队,演出过不少节目,但他只觉得自己是小打小闹,根本不适合吃演戏这碗饭。
或许是小时候的腿疾,让他内在有种自卑感,他总觉得一辈子都不可能像父亲那样,能成为一名演员。
但自己身处农村,报考文工团是自己回北京的唯一出路,经过长时间的挣扎,濮存昕终于决定:不管怎么样,总得试一试!
他的父亲苏民后来回忆,濮存昕当时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踏上从艺这条路的。
从1973年开始,濮存昕开始报考部队文工团,但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
第一年,失败;第二年,失败,第三年,还是失败了。
濮存昕的自信一下子跌倒谷底,有一阵子他甚至想过,不如就这样吧,一辈子待在农村也挺好的,还去报考干嘛,结果反正都一样,别去丢人现眼了。
这时候,父亲的鼓励给了他信心,父亲不断写信给他,告诉他要成就一番事业,总是要遭受挫折的,千万不要放弃,放弃了就永远失败了,并且还给了他一些专业上的建议。
濮存昕看着父亲的鼓励,这才振作起来:失败又怎么样,最怕的是自己不敢尝试!
终于,在第四次尝试后,濮存昕终于考上了空政话剧团,得以回到北京,这一年濮存昕已经24岁,在农村待了8年。
但加入空政话剧团的濮存昕,并没有立刻大红大紫,毕竟是新人,前面那么多前辈,要出头也轮不到他。
他在话剧团又待了足足7年,能在舞台上跑龙套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更多时候,他都像个杂工,搬道具、扫地,都是他来做。
不过濮存昕并没有灰心,毕竟在农村那么艰苦的环境都熬过来了,现在一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他一有空就去观摩前辈的表演,细细研究,平时出演的每一个角色,哪怕再边缘,他也要好好背台词、研究背景资料,势必要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他当时有个室友,同样爱好表演,同样也是跑龙套的,两个人境况相似,对表演的热爱也很相似,因此非常投缘,经常聚在一起研究表演的方法。
他们还互相鼓励,都说对方以后肯定能出名。
这在当时可能只是一个小玩笑,但估计他们也想不到,这个玩笑后来会成真。
濮存昕自不用说,后面大红大紫,而这个室友,就是出演了《水浒传》宋江的李雪健。
而当时的濮存昕,就这样靠着同伴的鼓励和自己的乐观态度,在龙套的位置上默默努力着。
他的坚守并没有白费,他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熬到1983年,他终于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演了话剧《周郎拜师》。
从这里开始,他慢慢走进观众的视野,出演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
1991年,他出演话剧《李白》,凭借在其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
1994年,他扮演《三国演义》中的孙策,把孙策的霸气、潇洒演绎得淋漓尽致。
1996年,他出演电视剧《英雄无悔》中的“高天”,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43岁的濮存昕,终于在此时迎来了事业上的巅峰,但他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人生,又会迎来一场暴风雨。
1996年的一天,濮存昕在外面拍戏,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说让他赶紧回家。
他焦急地跑回家,才知道是自己的弟弟因为意外去世了。
濮存昕嚎啕大哭,因为他和弟弟感情很深,他小时候腿脚不方便,经常被别人嘲笑,都是弟弟站出来维护他的。
弟弟当时还说:“哥,别怕,以后我就是你的拐杖,我会一直陪着你。”
可以说,弟弟是他阴暗童年为数不少的一道亮光,照亮了他的生命,他都还没来得及回报弟弟,弟弟就去世了。
但濮存昕不敢悲伤太久,因为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终日以泪洗脸,父亲更是深受打击,住进了医院。
作为家里的主心骨,濮存昕只能擦干眼泪,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
当时濮存昕的事业如日中天,片约不断,北京人艺还打算升他为副院长,但濮存昕没太多犹豫,把家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所有工作全部推后。
就这样,他一边照顾着生病住院的父亲,一边照顾母亲、弟妹和年幼的侄子。
那时候父亲生病,虽然能回家修养,但医生建议要多出来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偏偏父母住的地方没有电梯,而父亲行动不便,所以濮存昕每天都会背着父亲下楼活动筋骨。
苏民体型偏胖,濮存昕每次背着父亲,都非常吃力,每背一次都是汗如雨下,但濮存昕从来没有偷懒过,他觉得这是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
整整20年时间,濮存昕大量减少了自己的工作,虽然还在拍戏,但对于一个曾经的当红小生来说,拍摄量已经很少很少了。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这是最宝贵的20年,这也是可以让自己功成名就的20年。
但濮存昕从来没有后悔过,他知道什么金钱、名誉都没有父母重要。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亲人没了,那就再也回不来了。
2016年,父亲苏民因为糖尿病病情恶化,还出现了各种并发症,最后离世,享年90岁。
父亲的离世,再次给濮存昕一家人带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濮存昕的母亲贾铨,由于悲伤过度,再加上年纪大了,开始出现了认知障碍。
经过医生诊断,她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俗称“老人痴呆”。
这时,濮存昕已经63岁,他已经没有了父亲,不想再让自己没有母亲了。
他拒绝了不少邀请他出山的机会,继续留在母亲身边,默默守护着她。
因为母亲曾半夜出走过,所以濮存昕干脆买了张单人折叠床,睡在母亲床边,整夜陪伴着她。
母亲睡眠少,经常半夜就醒了,弄得濮存昕也睡不好,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
但濮存昕从来没有怨言,他每天都会带母亲到公园散步,背着她去晒太阳。
他还从书店买回识字、数数的卡片,每天吃完早饭,就教母亲数数认字,就像教一个小朋友那样耐心。
在濮存昕的细心照顾下,母亲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虽然很多时候还是认不出人,但医生都说,得了这种病还能有这种状态,已经很难得了。
濮存昕的一片孝心,终于得到了回报。
照顾父母这么多年,濮存昕的事业一落千丈,曾经的当红小生,现在只能当一些配角。
他自己也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没有机会的,我演的东西没有人看。”
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没有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
他今年已经快70岁了,还能有母亲陪伴,这种福气又有多少人能有?
既然母亲还在身边,哪怕再辛苦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濮存昕现在拼命健身,练好身体,头上有了白发,也会染成黑发,因为他不敢老,自己的母亲需要照顾。
濮存昕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
人们总会追求金钱、名誉,但经过时间的洗涤,留在我们身边的,永远是我们的家人。
家庭永远是我们最后的港湾,亲人永远是我们最亲密的人,守护好家人,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作者简介:唐一,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广东
关键词:
关键词:
-
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背后真相让人落泪…
文|唐一(富书作者)濮存昕,国家一级演员,华表奖得主,“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他是《三国演义》
-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4月25日南向资金增持322万股|当前热闻
4月25日北向资金增持322 0万股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 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增持的有4天,累计净
-
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生专业_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生|当前独家
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生专业,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学校的工科类
-
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广东疾控邀您共同关注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球速看料
南方网讯(记者 廖晨星见习记者 陈云皓通讯员 粤疾控)2023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
菊花茶什么时候上市_菊花茶什么时候喝最好_每日信息
1、楼主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后饮用,不宜饭后马上饮用,菊花茶有很好的清热去火功效,但饭后马上饮用冲脾气,容易
-
台当局:5月1日起新冠病毒感染改类、“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解编 观速讯
中新社台北4月25日电台湾当局“流行疫情指挥中心”25日宣布,5月1日起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第四类传染病
-
天天报道:全球连线|从中国无疟到助世界抗疟——中国力量和经验惠及非洲
原标题:全球连线|从中国无疟到助世界抗疟——中国力量和经验惠及非洲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青蒿
-
羚锐制药公布2022年度分配预案 拟10派6元
4月25日羚锐制药发布2022年度分配预案,拟10派6元(含税),预计派现金额合计为3 38亿元。派现额占净利润比
-
环球短讯!2023年全国计划招聘中央“特岗计划”教师52300名
记者4月25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对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
-
全球今头条!张荣桥总师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讲述“天问一号”创新成果
浩瀚星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大师总师的学术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
-
降价抢单成风!PCB厂商毛利堪忧 拐点或待库存消化
财联社4月25日讯(记者陆婷婷)库存扰动、需求不振,终端寒气蔓延至PCB上游,不少厂商通过降价揽订单。有市
-
酒泉市阿克塞县司法行政系统多措并举推动 “铸忠诚警魂”活动落地落实
“铸忠诚警魂”活动启动以来本网讯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司法行政系统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印发工作方
-
北京周大福现在黄金多少钱一克(2023年4月25日)
金投黄金网4月25日讯,北京黄金价格_北京周大福现在黄金多少钱一克
-
北斗与大数据结合 航天技术让出行更加绿色高效 世界报资讯
【航天技术让出行更加绿色高效】现在,随着北斗全球组网,我们的导航软件不仅用上了自己的卫星,而且正在给
-
速读:俄财长说七成俄中贸易已转为本币结算
据新华网报导,塔斯社24日援引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的话报导说,俄罗斯与中国间超过70%的贸易结算已经
-
滨州市公积金中心2022年度 “三金”员工事迹简介_天天热头条
近日,滨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2年度“三金”工程竞赛评选结果正式公布,任立楠等10名同志获“金牌顾问
-
天天微速讯:温县麻峪村:党建引领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焦作市温县黄河街道麻峪村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自治
-
中国电信等厦门投资新设翼速云科技公司 |每日时讯
南方财经4月25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翼速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互联
-
【世界快播报】2023年南宁五一车展门票多少钱
2023北部湾(南宁)第二十五届汽车展活动时间:4月29日-5月2日活动地点: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会展广场活动门票:
-
开立医疗:公司内窥镜镜头的镜片为国内定制_世界新消息
开立医疗30063304月2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你好请问开立医疗的内窥镜镜头的镜